时间:2025-07-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背景下,智能终端的能效优化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小米在不断推动AI技术革新的同时,近期在无线通信节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2025年5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小米申请的“U-APSD协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开号CN119923897A),标志着小米在智能设备节能技术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步伐。这一专利的核心在于通过深度学习与算法优化,提升无线接入点(AP)与终端设备(STA)之间的U-APSD(Unscheduled Automatic Power Save Delivery)协商机制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能量管理。
U-APSD作为Wi-Fi协议中的关键节能技术,旨在在不影响数据传输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的能耗。传统的U-APSD协商流程依赖于静态参数配置,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而小米此次创新提出的“深度协商机制”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动态参数调节模型,结合实时网络状态、终端行为特征与历史交互数据,自动优化U-APSD参数配置。这一机制通过在接入点设备(AP)中部署深度学习模型,实时识别STA的切换状态与数据需求,确保在多终端、多场景环境中实现最佳的能效比。
小米在人工智能与无线通信融合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为其产品赋予了更强的竞争优势。公司近年来在AI芯片、智能终端与通信协议方面的研发投入已超过百亿人民币,专利申请总数突破五千项,显示出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此次在U-APSD协商机制上的突破,充分体现了小米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实际场景,推动“智能节能”成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产业层面来看,智能设备的能效优化不仅关乎用户体验,更是推动物联网(IoT)生态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随着5G、AI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未来的无线通信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行业分析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智能终端的能效提升将带动整个通信设备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而小米此次专利的技术创新,无疑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推动产业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迈进。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小米在深度学习与无线通信结合方面的探索,为未来AI技术在移动端的深度应用提供了范例。专家指出,随着算法的不断优化与硬件性能的提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节能协商机制将在多个场景实现广泛应用,不仅降低终端能耗,还将推动智能硬件的普及与生态繁荣。然而,也有人提醒,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着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新挑战,企业需在创新的同时加强对相关风险的应对。
未来,小米将继续深化其在AI创新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布局,推动智能设备的节能与智能化升级。行业建议企业应加大在深度学习模型的研发投入,结合场景化应用,打造更具差异化的技术壁垒。同时,行业应关注技术落地的实际效果,加快标准制定与行业合作步伐,共同推动AI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深度融合,开启智能节能的新时代。此次专利的成功申请不仅展现了小米的技术领先优势,也为全球通信行业的AI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