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减“形式”之负增“基层”之能

时间:2025-08-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不再奔波在路上,课堂就在加油机旁;无需挤在会议室,屏幕点亮咫尺交流;一句“顺路捎带”,背包成了传递温暖的纽带。今年以来,党委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聚焦机关作风转变与服务效能提升,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暖人心的实招。

  “大家安心加油,我们去现场给大家逐一培训。”这句承诺成了今年培训的新常态。上半年12期培训,统统从会议室搬到了一线。加油机旁、便利店前成了天然教室,员工们就地学习。这种“沉浸式”培训,让知识在熟悉的工作场景中即时转化,员工们感慨:“现学现用,效果翻倍!”那些曾经拗口的条款,不知不觉就融进了抬手递发票、弯腰擦车窗的动作里。

  “天气炎热,片区经理们线上参会即可!”这样的温馨提示如今成了合肥分公司月度会议的“开场白”。为切实压缩会议“时间成本”,合肥分公司灵活推行“线上+线下”的弹性会议机制,减少会议次数,精简参会范围的同时,尽量让片区和加油站以视频形式参会。对于必须实地核查的事项,则由机关人员“带题下站”,变“基层跑腿”为“机关上门”。半年运行下来,基层参会频次同比下降30%。

  最让加油站员工心头一暖的,是每次机关人员下站前那句贴心的询问:“需要我们从公司捎点什么过去吗?”简单一问,开启了“背包传递”的温情服务。乌鲁木齐路加油站员工急需盖章的收入证明,审批流程刚在线上走完,当天便被前去培训的机关同事“顺丰”送达,省下了至少一小时的奔波往返。年初需要加油站集体签订的责任书,也由参加片区会议的机关人员送到站里。员工们笑着点赞:“这‘真人快递’,效率比顺丰还高,心意比快递更暖!”

  把课堂搬到一线,让屏幕代替路途,用背包传递暖意,说到底,就是把时间真正还给现场、还给一线,让加油站的每分每秒,都浸在为客户服务的热乎劲里。

  “今天的市场研判会,半小时解决2个实际问题。”芜湖分公司业务经营部主任张业召合上笔记本,看了眼时间,刚过九点半。这样的高效场景,在分公司《关于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通知》落地后,已成常态。

  以前,张业召每周至少要泡在5场会议里,重复的部署会、冗长的研讨会……最夸张的一次,一场经济活动分析会从下午1点30开到6点。“基层参会像‘赶场子’,回到加油站天都黑了。”

  现在不一样了,会议管理“动真格”。分公司综合办公室攥紧计划“总闸门”,明确“上级已部署的不重复开、已发文的不启动开”,且参会人员精准到“能拍板、能落实”的关键岗位。

  就拿本周的市场研判会来说,财务专业线带着提前整合的批发零售数据“开门见山”,围绕市场攻坚活动,现场敲定“全员营销”“分组走进”的联动方案,全程无废话、无拖沓。

  会议时长也画上“硬杠杠”。执行董事办公会限时2小时,汇报材料必须“去水分、晒干货”;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压缩至半天,发言聚焦“销量波动原因”“设备隐患整改”等具体事项。

  最让基层点赞的是“四不两直”调研会。近期,分公司领导带着安全、零售专业线直奔加油站,没提前通知、没层层陪同,现场“问诊”加油机维修流程繁琐问题,当场协调压缩审批环节,让原本需3个工作日的维修缩短至1天。“现在开会不是‘听报告’,而是‘解难题’,这样的会,开得值!”五一加油站经理王兴说。

  数据印证着变化。今年以来,分公司会议数量同比下降了40%,平均会时缩短30%,基层反馈问题解决率从85%提升至95%。

  当“短实新”取代“长空假”,会场腾出的时间,正转化为油站里巡检的脚步、客户洽谈的笑声,以及销量看板上攀升的数字,这正是减负增效最生动的注脚。

  “过去,只知道看同比、环比算数据,问题藏在数字堆里挖不出来,整改没方向、抓不住要害!”宿州分公司西关加油站站经理王铸在片区交流会上感慨道。这场由数据引发的变革,正让基层从形式主义束缚中挣脱出来。

  “周书记,‘量、效、价、费、率’五维分析模型太管用了!”符离加油站经理王冠军接过话头,“上周系统提示某品牌饮料动销率连续下滑,我们及时更换了堆头位置,销量回升20%。搁以前,得等月底报完表才发现问题。”

  会议室里,厚厚的汇报材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实时跃动、色彩鲜明的指标看板。财务部主任王国振解释:“这套运营指标管理数据库整合了4个部门的数据源,基层填报量相对减少,决策效率反而大大提升。”

  “最重要的不仅会看非油周转率、客单价这些‘基础数据’,还要能横纵对比锁定商品滞销门店、定位销售薄弱环节,让数据背后的市场规律‘看得见、摸得着’”。段园加油站经理周苏秦点开数据看板说道,“以前靠经验,现在看毛利、客户流失率等数据说话,咱干得明明白白。”

  周斌补充道:“学习教育不能搞虚的。我们就是要通过‘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腿’,让党员干部把精力花在办实事上。”

  短短两个多月,“用数据说话”已成了基层最常挂在嘴边的“热词”。“现在,系统一打开,该调什么货、该补什么服务,清清楚楚,”王铸感慨道,“再也不用天天写报告、跑审批,这才是真减负、真赋能!”

  这场变革,正是宿州分公司党委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基层减负动能的生动注脚——用数字化手段挤干形式主义水分,让实干者轻装上阵。

  作为加油站的站经理,最担心的就是加油现场堵车。那种没有秩序,空有力气使不出来的感觉,真是糟心!对于滁州分公司城郊加油站经理余洋来说,即时通上的信息“洪流”,则是另一场无形的“堵车”,经常令他心头添“堵”。

  站上事务千头万绪,销售、服务、客户、巡检、安全,桩桩件件都得盯紧。办公室那台电脑几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公司的重要通知、紧急要求、销售通报……稍不留神就在即时通里堵成了“红色区域”,字里行间缠成一团乱麻,看得人眼冒金星。站经理们常常是忙碌一整天,刚想喘口气复盘工作,赫然发现即时通上“红点”一片,点开一看,几条标着“紧急”的信息早沉在了对话框底部,有时真就差点误了大事。

  痛点,往往是变革的起点。一次滁州分公司去站里调研,余洋便把这块“心病”,来了个“竹筒倒豆子”一一和盘托出。让他没想到的是,分公司真把他的呼声听进了心里!很快,一个创新的角色——“通知分拣员”上岗了。重要信息不再一股脑“甩”过来,机关各部门发送通知的人,负责将那些长长的文件、复杂的流程精准“提纯”,凝练成“谁、何时、必做何事、关键注意点”这几条硬核干货。再通过即时通,像一枚枚“小火箭”,“嗖”地直抵一线,字少、事清、要求明,扫一眼,立刻门清!

  这变化,绝不只是少看几行字那么简单。“刷屏”秒变“抓关键”,以前在信息海洋里“捞针”,如今精华直接“投喂”到眼前,一目了然,效率翻倍!清晰直白的指令,配上醒目的截止“倒计时”,再也不怕阴差阳错“掉链子”。遇到在现场服务,没带手机,不能及时回复?没关系,还有“触底”保护机制。分公司要求发布通知的人员,2小时后对回复情况进行统计,遇到未回复人员,立即拨打站内电话进行提醒,确保重要信息一个不漏。

  前几天,综合办公室的“送清凉”慰问通知,提炼得清清楚楚——“以站点人数为标准,设定慰问标准,片区负责采购清凉食品和用品,7月15日前发放完毕!”余洋当时正在外拜访客户,手机一震,瞥一眼,瞬间心领神会。这要搁过去,指不定得打上几个来回的电话,才能理清头绪。

  滁州分公司这招“一键分拣”,传递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最好的管理,是理解;最实的支持,是简化。少一点文山会海的沉重,多一点精准直达的轻盈,让加油站能把更多精力,真正回归到服务客户、保障运营、守护安全上去!

  在宣城分公司广德片区综合巡检吴茂蓓的记事本上,有串特殊的数字:36小时。这是数电发票全面上线后,她每月从开票送票里“抢”出来的时间。如今,这些时间变成了6个加油站安全检查记录、1份月度巡检报告,以及基层员工眼里更实在的支持。

  半年前,吴茂蓓的工作节奏还被一沓沓发票牵着走。每月100多家机构客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得先逐笔核对信息,再到公司开票打印,回站后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广德街巷。遇客户外出,她常抱着发票在候客厅等半天;票据填错,还得跑第二趟。她翻出旧照片,电动车前筐里的发票袋鼓鼓囊囊,像极了快递员的包裹。

  变化始于分公司的一次基层调研会。当吴茂蓓说出“每月36小时耗在发票上”的困扰,问题立刻被记进销项清单。当天,财务部摸底发现,全公司像她这样被票据绑定的综合巡检一共4名,累计每月耗费144小时。分公司当即成立专项小组,结合安徽销售数电发票启用契机,制定“三周切换、全员掌握”的攻坚计划。那些日子,财务部税务岗方春红的手机一天能响上百次,针对基层开票疑问,她通过电话、视频手把手教学。系统切换那天,她在办公室守到凌晨,直到最后一张数电发票成功推送才回家。

  如今,机构客户开票后10分钟内就能收到电子发票。吴茂蓓用省下的时间,在万桂山站发现静电接地夹螺丝脱落风险,及时更换避免了接卸油隐患;帮蓝天站优化非油商品陈列,使便利店日均销售额提升21.4%。“以前是被发票推着跑,现在能带着问题跑。“她的新记事本上,最近多了行字:“下周开展数质量专项检查,得空去看看山关站的基础台账。”

  从电动车前筐的发票“包裹“到系统里的电子票据,数电发票推广不仅是流程革新,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基层员工夯实基础、深耕服务的大门。当那些曾被琐事缠绕的精力,化作解决问题的行动力,恰是宣城分公司把“实事清单“变成员工“幸福账单“的鲜明写照。

  【记者观察】减负,减掉的是形式主义的“包袱”,增添的是服务一线的“温度”与发展的“动能”。“现学现用”的培训替代空泛说教,用“短实新”的会议挤走“长空假”的套话,让机关“带题下站”取代基层“跑腿上报”,其本质都是破除形式主义的藩篱,将时间“还给一线”,使基层得以全力聚焦客户服务与现场运营。当“吴茂蓓”们从发票堆中解脱,把每月省下的36小时投入6次安全检查与销售优化;当站经理们不再被“红点”信息淹没,能够心无旁骛专注现场——减负便从纸面承诺化为了真切可感的实效。

  素材来源:合肥分公司 杨蕾 郭旭东、芜湖分公司 郭创创、宿州分公司 朱秀娟、滁州分公司 杨芹、宣城分公司 文莎莎 吴茂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