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方主战场的决定性贡献彪炳史册

时间:2025-07-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歷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歷史的记忆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战争的啟迪也将歷久而弥新。穷兵黷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恆主题。

  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设“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专栏,约请相关专家撰文,阐述中国抗战的歷史性贡献,彰显中国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决心。

  今年5月,习主席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在《俄罗斯报》发表题為《以史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国、苏联分别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

  88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烽烟。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的歷史是由中国人民书写的,中国的命运是由中国人民掌控的。对於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生活场域广阔、歷史文化深厚、民族精神坚韧的国家来讲,外来的入侵不可能使之屈服,只能倒逼她变得更有韧性、更為强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即使是在近代积贫积弱、多灾多难的歷史阶段,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薪火相传。

  毛泽东同志分析抗战的局势和走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中国军民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逐渐地消耗日本军国主义,使我方由战略被动转為战略主动,而敌则由野蛮嚣张转為彻底失败。这样的歷史进程,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是中国人民顽强掌握自身命运的生动写照。

  事实証明,中国抗战的胜利是通过全民族奋起抗击得来的。通过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捍卫了自己的歷史主体地位,也铸就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壮丽丰碑。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会后形成了“田中奏折”,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侵略方针,确立了以中国為主要侵略目标,先佔领东北,再吞并全中国,进而征服亚洲和称霸世界的战略野心。

  从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到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再到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田中奏折”所确定的侵略步骤一步步得到实施。然而,日本虽然凭借军事优势侵佔了中国大片领土,但始终未能真正全面地佔领中国,未能把中国变成征服亚洲和称霸世界的战略大后方,无法使其后续行动获得稳固的战略根据地,从而陷入战略被动并最终败北。中国依托地广人多等带来的极大战略纵深和战争潜力,通过一系列会战和游击战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不仅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粉碎其速战速决的企图,还使日本陷入长期战争泥潭,粉碎了其征服亚洲和称霸世界的险恶图谋。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实现独佔中国、建立所谓大东亚帝国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步,也是日本妄图与轴心国集团瓜分世界的“海洋政策”的第一步。这意味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以九一八事变為起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按照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中国牵制和抗击的日军兵力最多。从七七事变到抗战结束,日本歷年投入中国战场的陆军,最多的年份超过编制总额的90%,最少的一年约佔35%,8年中平均每年超过70%。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约70%的兵力、35个师团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战后日本战史书籍公开承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寸步难移”四个字,准确呈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战场上失去战略主动、陷入战略被动的窘境。相关歷史资料表明,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结束,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佔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伤亡总数的70%以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