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摩(mó)拳(quán)擦(cā)掌(zhǎng)这条消息可靠吗?

时间:2025-08-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自8月1日起对进口铜半成品及铜含量高的衍生产品统一征收50%的关税。白宫还炒作称,此举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月初特朗普发布推文威胁“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关税”相比,此次公告只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如铜管、铜线、铜棒等)及铜密集型衍生品(如电缆、连接器等)征收50%关税,而铜矿石、精矿及废铜等原材料“暂时豁免”。这体现了美国政府在铜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有所软化,或许是因为其已意识到,以激进关税政策为杠杆,短期内刺激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恐效果不彰,甚至会适得其反。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本就是铜资源大国,储量约为4700万吨(金属量),占全球总储量约5%,位列世界第七。另外,美国跨国企业掌握着全球48.7%的铜产量,占比近一半。因此,美国政府开列的50种关键矿产清单中,并不包括铜。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加征高额铜关税显然于理不合。统计还显示,2024年美国精炼铜进口81万吨,主要来自智利65%、加拿大17%、墨西哥9%、秘鲁6%以及其他国家3%。尽管自华进口量微乎其微,但中国依然被美国政府单拎出来当“靶子”,说明对美国而言,对华竞争仍然是“政治正确”,美国政府试图以此为强加关税寻找“合法性”,并吸引国内舆论关注。

  美国政府之所以大费周章,还是希望推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在美国生产更多”倡议落地见效。2024年,美国铜矿开采量为110万吨,位列全球第五,但同比下降3%;精炼铜产量为89万吨,位居全球第六,比2023年略有增长。总体来看,美国内铜的开采和冶炼发展相对迟缓。然而,这一局面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美国铜矿储量虽较为可观,但开采成本过高。统计显示,美国铜矿平均品位较低,只有0.4%—0.6%,低于智利的0.7%—1%,再迭加美国较高的人力成本,导致全球前十大低成本铜矿中无一个是美国国内的项目。其次,美国采矿业面临环保问题、原住民抵制、利益集团杯葛等多种掣肘,审批时间漫长,不确定因素较多。矿业巨头力拓与必和必拓在亚利桑那州的合资项目,因当地土着团体反对被搁置达12年之久,不久前才被美国政府纳入快速审批清单。明尼苏达州一个铜镍矿项目则因环保诉讼被搁置十余年。根据标普全球的数据,美国一个新矿从发现到生产平均需要近29年。再加上采矿行业老龄化严重、年轻劳动力不足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使得美国矿业企业更热衷于去国外开发新的项目,而不是在国内扩张产能。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流动的必然结果。

  因此,美国政府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企图用行政手段扭曲产业链,恐将事与愿违。其一,矿业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企业不可能仅依据政府的短期关税政策采取行动。7月份,特朗普宣布加征50%铜关税之后,美国铜矿企业自由港麦克莫兰公司的股价曾一度飙升8.8%,似乎是关税政策的受益者,但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瑟琳·奎克承认,在美国新建冶炼厂“非常困难”,短期内无法增加精炼铜的产能。其二,美国关税政策大幅拉升国内铜价,破坏国内经济稳定。铜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在电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各领域广泛应用。铜价不稳势必波及企业经营和消费者日常生活。《经济学人》评论称:“美国铜价大幅上涨可能令企业望而却步,推迟或取消在美国建设工厂和数据中心的计划,这将粉碎特朗普打造美国经济伟业的宏图。”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则发文表示,铜关税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并可能摧毁大量工作岗位。

  这些现实困境最终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妥协。白宫公告发布后,由于美国加征关税力度弱于预期,原本高企的全球铜价大幅回落。这再次证明,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美国政府试图用关税这个“19世纪的工具”实现制造业回流,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落得伤人害己。若一意孤行只会让美国在产业空心化、通胀高企、技术落后的多重困境中越陷越深。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