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再加一句就是:真正为了大部队断后,为老百姓撤离可以牺牲一切的部队,刘老庄连的真实事迹证明什么骗谷子地连断后,不吹集结号的某电影是彻头彻尾的谣言!#九三阅兵解读##九三盛大阅兵#
刘老庄连最早是江苏丰县四区的一支游击队,19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4连。
这个四连在刘老庄战役之前默默无闻,(可能是我手头资料不多,查到的都是刘老庄战役后的介绍,谁有更详细的资料也可补充),
1943年3月16日,日伪军1000余人兵分11路团团包围了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六塘河(今沭阳与涟水间界河);
四连的连长叫白思才,江西人,16岁就参加红军,走过长征,打过平型关;指导员叫李云鹏,江苏沛县人,是青年学生参军,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过;
这个班子搭配就是低配版本的“李云龙和赵刚”;四连当时还有一挺重机枪,这在当时新四军里算是“土豪”了,连长白思才亲自担任重机枪手。
四连接到断后任务后先奋勇阻敌一部,让敌人以为是新四军的主力,然后四连突围,吸引其他敌人也包围过来。
敌人都吸引过来后,先在淮阴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包围了四连,四连跟日伪军激战半天然后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
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白思才和李云鹏发现日军已经包围过来后,决定出庄向西北方突围,同时掩护村民撤离;
当时四连如果要进行防御作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驻刘老庄,利用居民房屋进行阵地作战;但是这样一来,整个村子的村民就会被连累。
所以四连宁愿自己在无险可守的交通沟内打仗,也不愿意牵连到刘老庄的老百姓,请问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什么样的军队?世界上还有哪一支军队会这么干?
川岛先让伪军冲,然后又让日军冲,又让伪军喊话劝降……在所有伎俩都失败后,川岛恼羞成怒动用所有重火力,什么九二步兵炮,迫机炮,掷弹筒全部打向四连的阵地……
从早上打到下午,十个小时的战斗消耗掉了四连几乎所有的弹药,战士们也没有喝一口水,吃一粒米……
白思才下达最后的命令:把所有的子弹集中起来给重机枪,轻机枪全部拆散,步枪拆掉枪栓,全部上刺刀,烧毁所有资料,准备最后的战斗。
此役,四连82名壮士为了掩护老百姓撤退,全部壮烈牺牲,敌人被歼灭170多人,还有200余人受伤。
晚上的时候,19团三连赶了过来,三连连长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很多战士都是紧紧抱着日寇一起战死。
打扫战场时,三连连长霍继光发现一名重伤的小战士,他身上有3处弹眼,十几处刀伤,小战士断断续续讲述完战斗经过后还没等到问他的姓名就牺牲了。
三连安葬烈士的时候,有两名烈士死死抱着敌人,分都分不开,只能把这两个敌人和82烈士一起埋葬。
四连的经历震惊了敌我双方,新四军三师党委将四连命名为刘老庄连,并重新挑选82名优秀健儿重建四连。
朱总司令也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盛赞刘老庄连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体现!”
“与新四军作战不能四面合围,因新四军意志顽强,必遭猛烈反抗,围攻者必遭重大伤亡而得不偿失。”
战后当地百姓就为烈士垒起高达三丈的坟墓;抗日战争胜利后,还为烈士修建了砖石陵墓,但是1946年的时候却被国军炸毁。
刘老庄82烈士中,最早只有17人留下姓名,他们是:白思才(连长)、李云鹏(指导员)、石学富(副连长)、尉庆忠(排长)、蒋元连(排长)、刘登甫(排长)、王世祥(排长)、李道合(排长)、马汉良(排长)、刘忠胜(班长)、王洪远(班长)、王中良(班长)、罗桥(文书)、孙尊明(文化教员)、杨林彪(卫生员)、王步珠(战士)、田执信(战士)。
2011年,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和国家民政部在全国推进集中安葬散葬烈士的“慰烈工程”(亦称“请烈士回家”),又确定了9位刘老庄连82烈士成员,他们是:宋迎春、刘守业、蒯德山、袁培臣、张立伦、胡志法、靳宪珠、翁兆法、任国监。
图注:指导员李云鹏高小毕业时的照片和他牺牲前写给家人的家书,也是82烈士中唯一留下家书的烈士;
新时代,1998年抗洪,他们死守洪湖大堤28个昼夜;汶川地震,他们仅用20个小时就从中原腹地疾驰震中汶川展开救援……他们还参与了南苏丹(朱巴)维和任务;
烈士李云鹏的妹妹叫李爱云,1967年3月18日,李爱云随父母第一次从家乡徐州沛县来到哥哥的牺牲地刘老庄,成千上万的淮阴父老乡亲手捧白花祭扫82位烈士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她。
1969年7月,21岁的李爱云独自办理户口转迁手续,插队落户到刘老庄大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
五十多年时间,她多次放弃组织帮助她的特招参军、推荐入大学、回乡工作的机会,坚守哥哥牺牲的地方;她一直讲述英烈故事,开展义务宣讲2000余场,覆盖受众16.8万人次,她也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