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蛇尾全球分布与进化关系图绘出

时间:2025-08-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方针,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研究团队首次绘制出海蛇尾的全球分布与进化关系图谱。这项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的研究表明:在寒冷、黑暗、高压的深海世界中,海洋生物间的联系远比人类想象的更为紧密。

  海蛇尾这种古老的多棘动物已在地球上生存了4.8亿年,从浅海到水下3500多米的深渊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全球48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2699份标本——这些标本来自332次科考航行的采集,揭开了这种深海动物的迁徙之谜。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既无鳍又无翼的生物,竟能通过深海洋流实现跨洋迁徙,其幼体在冷水中的超长存活期成为它们“免费搭乘”洋流的关键。

  这项研究打开了观察海洋生物演化的新窗口。深海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孤立世界,而是一条四通八达的“生物高速公路”。值得注意的是,温带深海的生物群落表现出惊人的全球关联性,比如澳大利亚南部海域的生物与北大西洋的“远亲”保持着密切的进化联系。

  不过研究也指出,深海生态系统并非完全均质。物种扩散的同时,环境变迁、地质事件等因素仍在塑造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在深海采矿和气候变化双重威胁下,这项研究对保护深海生命具有重要启示。

  研究团队表示,该成果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深海生物进化的认知,更彰显了博物馆藏品的永恒价值。这些静默的标本,正通过国际合作讲述着地球生命的史诗,为人类指引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海蛇尾标本。图片来源: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研究团队首次绘制出海蛇尾的全球分布与进化关系图谱。这项发表于新一期《自然》杂志的研究表明:在寒冷、黑暗、高压的深海世界中,海洋生物间的联系远比人类想象的更为紧密。海蛇尾这种古老的多棘动物已在地球上生存了4.8亿年,从浅海到水下3500多米的深渊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全球48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2699份标本——这些标本来自332次科考航行的采集,揭开了这种深海动物的迁徙之谜。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既无鳍又无翼的生物,竟能通过深海洋流实现跨洋迁徙,其幼体在冷水中的超长存活期成为它们“免费搭乘”洋流的关键。这项研究打开了观察海洋生物演化的新窗口。深海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孤立世界,而是一条四通八达的“生物高速公路”。值得注意的是,温带深海的生物群落表现出惊人的全球关联性,比如澳大利亚南部海域的生物与北大西洋的“远亲”保持着密切的进化联系。不过研究也指出,深海生态系统并非完全均质。物种扩散的同时,环境变迁、地质事件等因素仍在塑造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在深海采矿和气候变化双重威胁下,这项研究对保护深海生命具有重要启示。研究团队表示,该成果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深海生物进化的认知,更彰显了博物馆藏品的永恒价值。这些静默的标本,正通过国际合作讲述着地球生命的史诗,为人类指引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